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当代陕西】雷利利:培育人才的高校,也要优化自身的人才环境

来源:当代陕西 日期:2019-12-17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人才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担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使命。西安交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服务、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主体意识

西安交大不断创新引才育才模式、提升队伍质量、增强思想引领,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做强引才育才品牌,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研讨会是2015年由西安交大发起、2016年发展壮大为由陕西省委、省政府每年定期举办的高层次人才论坛,已形成品牌效应。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邀请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00余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参会,掀起了广大青年学子投身西部来陕创新创业新热潮。

西安交大以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实施“领军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等计划,引进和培养包括杰青等各类人才500余人,初步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良好的人才队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增强思想引领师德培育。西安交大始终坚持党管人才,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开展教师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爱国奋斗不忘初心”系列研修活动,组织教师赴延安、梁家河、“两弹一星”干部学院考察学习。目前该类活动已覆盖学校中青年教师50%以上,形成了全校“管宏观、管政策”的基础保障和“管协调、管服务”的环境氛围。

将每年9月作为师德师风教育月,开展新教工入职宣誓、联系慰问专家、表彰鼓励先进、西迁精神教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青年学术沙龙”、青年拔尖人才经验分享会等,培育和弘扬“交大师德”,增强了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进一步构建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领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西安交大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师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构筑学科交叉融合高地。出台《“科学家工作室”暂行办法》,率先探索“科学家工作室”模式,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学校为其提供基本资源保障并赋予管理自主权。“工作室”深入拓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组建国际前沿研究团队、承担重大重点课题项目,不断产生重要原创性成果。如2018年8月“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领衔中英科学家以西安交大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鸦片罂粟的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出台《教师考核实施办法》,分类分层进行考核,强化学术水平、业绩和贡献导向,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聘期考核实现由刚性考核向弹性考核转变,既允许“全能冠军”,也允许“单项能手”,注重引导人才考核评价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深化面向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改革,建立以岗位绩效为核心,以贡献为衡量的动态分配制度,突出体现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指标的完成,突出与“双一流”高校相同学科、本单位最好成绩的对比,突出工作业绩的刚性考核和严格奖惩,逐层传导责任,激发各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人才开放创新包容新生态

新时代背景下,西安交大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为契机,致力于探索21世纪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现代大学新模式、新形态。

——成立“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中心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是全国唯一设立在高校的博士后示范中心、全国唯一的海外博士后示范中心,致力于打造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区,推动政产学研教融合的新高地,面向“一带一路”开展科技人文交流的新平台,为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贡献。

目前示范中心已与14个省市的137家企业和海外20余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集聚了1000余名博士后科研人员。学校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人数连续4年全国第二,特别项目资助人数连续5年全国前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人数连续4年全国前五。

——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人才聚集新高地。创新港致力于打造世界人才集聚和科技研发高地、科创产业发展的技术驱动引擎、社会发展的智慧学镇示范,其核心区用地5000余亩,集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配套四大功能,建设包括理、工、医、社科四大方向26个研究院及若干研究中心,聚集包括院士、杰青、专职科研、学术骨干等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3万余人。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设立创新港综合服务大厅、西咸新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以“只进一个门,只上一个网,只记一个号,一次全办结”标准,为在创新港工作的科研团队、企业、各类科研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产出关键领域标志性成果

西安交大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鼓励人才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领域不断攻坚克难。

——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西安交大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夯实科研基础: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168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学校重大项目承接、对外合作交流、学科交叉融合等奠定了坚实基础。承担大项目提升科研能力:2000年至今以第一承担单位主持“973计划”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0余项,“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数百项。产出大成果彰显科研品质:近五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22项,数量居全国高校前五,特别是2017年学校主持的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二;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并列全国第一。近年来学校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相继迈向产业化、SCI论文数跃居全国高校前十、14个学科进入ESI前1%。

——潜心科研夺取重大科学问题新突破。学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人才队伍科学研究服务“三个面向”根本要求,抢占科研制高点,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2017年研制出世界最轻金属结构材料,应用于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的高分辨率微纳卫星;2018年打破封锁研发出中国自己的先进核动力系统核心设计分析工具,应用于我国自主化第三代核电系统和国防重点军工型号研发;2019年成功攻克世界特高压交流GIL输电绝缘和放电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于世界首条穿江特高压电力大通道工程,实现我国在世界电网技术的新跨越。

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交大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深化立德树人内涵,培育新时代可靠接班人。西迁63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27万余名毕业生,1/3以上工作在西部;培养的33位院士,近一半在西部工作。近五年获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黄大年式优秀团队、陕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表彰240余人。在每个重要历史时期,交大人都做出了特有的历史贡献,为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奠定了高等教育基础。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再立新功。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来信做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这为西安交大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激发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学校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要求,传承好、弘扬好西迁精神,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大机遇,把党和国家托付的使命承担好、完成好,做好西迁精神新传人。

原文刊载于2019年12月16日当代陕西第23期

文章链接:http://ddsx.ishaanxi.com/2019/1216/1048903.shtml

文字:雷利利编辑:朱萍萍

上一篇:【人民政协报】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李香菊教授

下一篇:【中国教育报】报道西安交大主题教育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