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交通大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三秦都市报】整版聚焦一附院援苏丹成员郭永、李小权

来源:三秦都市报 日期:2019-12-20

郭永 援苏丹医疗队第一位女队长

“中国在1971年向苏丹派出了第一支援助医疗队,我是1971年出生的,我觉得这是缘分,这次的援外选拔又是我在负责,内心的使命感促使我参加这次援助。”郭永坚定地说。

郭永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在主动申请下,她成为了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的队长,也是从1971年起中国援苏丹医疗队中唯一的一名女队长。

2017年11月,她和陕西省卫健委的领导开始了组队工作,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在全省不同医院抽调了42名成员,其中8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因地制宜 及时沟通创奇迹

在整个援苏丹的医疗工作中,郭永和队友们讨论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队内安全、外出、用车、人员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到达苏丹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队委支委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安排例会,讨论决定队内事务。做到队内情况周知,重大事项集体决定。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融入新的工作环境,郭永将队内事务进行了精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队员讨论改进。尽可能让队员参与队内管理,融入队内生活,这是郭永所提倡和坚守的原则,为此,她充分听取大家的建议,随时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医者仁心。一位患者急需实施开颅手术,但当地手术室条件十分简陋,消毒措施落后,而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都是无菌等级最严格的甲类手术。队友们建议谨慎手术,队里两位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几乎要打“退堂鼓”。但郭永认为,患者的安全是首位的,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是要保护的。于是,她和两位医生列出问题清单,一个一个解决,多次和当地医院沟通,在他们接受的范围内改善手术室条件,建立了重症监护室,两位医生严格筛选患者,终于在2019年3月成功完成了近几年来苏丹的首例开颅手术。这更激发了两位医生的工作热情,随后他们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手术,首次举办了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神经内镜技术培训。培训改变了当地医生对手术入路方式的认识,引起很大的反响。

党性原则 处处以身作则

郭永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队员中的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同志的先进性,牢记党员身份。于是在出发前,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共计20名,其中支部委员5名。到达苏丹后,按照援助医院的分布分别成立了恩图曼、阿布欧舍、达马津3个党小组。

考虑到队委、支委分散的现实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总队由队委、支委组成联席会议,每周安排例会,讨论决定队内事务。会后由专人传达到其他两个分点、党小组,征求意见。做到队内情况周知,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在苏丹援外工作的一年中,临时党支部党员共召开党员大会两次,支部书记讲党课3次,党小组每月开会1次,共组织党内学习9次。

党员的先进性是深入骨髓的,这一点,郭永始终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在苏丹发生社会动荡时,驻地一墙之隔常常示威声、打砸声、枪声不绝于耳,为防患于未然,郭永给队员们说,“如果我遭遇不测,你们千万不要救我,不要做无畏的牺牲。如果出现状况,先让年轻人撤离,再让非党员撤离,党员同志最后撤离。”她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党员就是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群众。

光明行动 照亮苏丹人民

郭永始终记得中国医疗队的使命,她想带着队员们帮苏丹人民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2018年12月初,在郭永及眼科专家的提议下,决定举办“白内障复明工程”,为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在中国驻苏大使馆和陕西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与3家援建医院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医疗队提供术中所需药品与耗材,队内眼科专家、外科医生、超声医生、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手术团队实施手术,3家援建医院提供术前检查,分别在恩图曼、阿布欧舍、达马津3个医疗点进行为期一周的白内障免费手术。

2019年9月15日,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白内障复明工程”隆重启动。期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当地民众受益,手术团队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尤其在阿布欧舍医院,病员量极大,眼科医生上午诊疗大量门诊病人,中午12点才能进手术室,持续工作到深夜,最多一天完成20台手术。该项工程共为苏丹15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无偿提供手术治疗,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完成使命 回归祖国怀抱

在郭永队长的带领下,全队42名队员一年来累计接诊患者71051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879人次,完成手术4235台次。累计为驻苏华人提供常规诊疗服务156人次,抢救危急重症4人次,体检20余人次,举办讲座3次。

而对于全队队员来说,在郭永队长的带领、鼓励下,一年的援苏丹工作收获颇丰,一年中,全队队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踊跃发表学术论文。医疗队内部开展医学学术论文书写培训,分享SCI学术论文书写心得,相互交流,解决发表学术论文中遇到的难题。在援苏丹的一年中,全队共发表学术论文57篇,参与申请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晋升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

在援苏丹的这一年中,郭永几乎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她说,身为队长,每一位队员的安危都是她的责任,她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她坚信,作为一名女队长,她可以做得更细致更周到。而说起这位女队长,队员们无不为之竖起大拇指。郭永说:“医疗队每一名队员都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树立了中国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和中国医疗队的良好作风。”

原文刊载于2019年12月20日《三秦都市报》A07版

报道链接:https://epaper.sanqin.com/html/2019-12/20/content_2985_2073092.htm

李小权 苏丹第一吻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我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也不知道怎么来表达,但是你让我干工作,我绝对没有问题……”李小权对记者说。

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听党指挥,是采访中李小权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直觉告诉记者,这位沉默寡言、求真务实、少说多干的医者,是一位内涵丰富、背后有故事的白衣天使。

李小权,西安市长安区引镇人。爷爷是位老中医,他的童年深受杏林春暖的感染。然而,当年7岁的姐姐因腹泻病去世,给李小权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从那时起,他立志长大一定要当一名好医生。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医科大学妇幼卫生专业就读。1996年,26岁的他因为成绩优异毕业留校,后来被分配到交大一附院从事临床工作。从此,他开始了在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想之路上的砥砺前行。20年来,他先后在儿科、新生儿科从事医疗工作,新生儿脑损伤是他一直坚持研究的方向。

苏丹产妇胎儿危在旦夕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抵达苏丹第四周的李小权和平常一样,早早来到阿布欧舍友谊医院上班。8时40分,医院旧门诊大楼楼道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护士高喊着“委拉呆、委拉呆(‘委拉呆’意为妇产科,当地医护人员通常用科室名字来称呼中国医生)……”妇产科医生胡剑教授和儿科医生李小权教授意识到情况紧急,他们几乎同时冲到楼道,只见一群人抬着一位女性急匆匆直奔产房……

胡剑教授在产房立刻对产妇进行了检查,发现产妇的宫口已近开全,一只脚已经从宫口可见,立即示意苏丹产科助产护士堵住宫口,同时听胎心,发现胎心仅仅只有90次/分钟(正常情况下胎心在140-160次/分钟),胎儿宫内严重缺氧,情况十分危急……

剖宫产手术已经来不及,分秒耽误,都可能胎死宫内。臀位机转不良也可能导致宫颈撕裂大出血,臀围无法顺利分娩很可能危及产妇性命。胡剑立即采取臀位牵引方法,尽快让胎儿脱离宫内的危险环境,胡剑教授只能因地制宜,用一块丝巾包裹胎儿身体进行臀位牵引,胡大夫使尽全力,旋转、牵拉,大声鼓励产妇配合,产妇也努力配合,用力分娩……

“依据经验判断,臀围难产、胎心只有90次/分钟,臀牵即使成功,新生婴儿很有可能在宫内严重缺氧后出现生后窒息,需要在孩子尚未分娩前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以防不测。在国内我们有辐射台、吸痰器、氧气、喉镜等辅助抢救设备,但在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医疗设备严重不足,我们只能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去抢救每一位危重患者。”李小权教授告诉记者。

“苏丹第一吻”传佳话

与此同时,李小权从别的房间抱来了氧气筒,连接上小儿面罩,在一张简易的婴儿床上铺上家属的丝巾,随时准备迎接新生命的降临。几分钟后,胡剑教授成功通过臀牵引帮助产妇分娩出了婴儿,不出李小权教授所料,新生儿全身松软如面条,浑身布满胎粪,脐带绕颈2周,没有呼吸。胡教授高喊:“快!小权教授,孩子没有呼吸!”

面对这位全身皮肤沾满胎粪,生命体征极其微弱的孩子……李小权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一秒钟,患儿就有可能失去生命。李小权立即用输液器剪成40厘米长的塑料管,为孩子清理呼吸道,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着胎儿气道分泌物和口内胎粪吸入嘴里感染的风险,毫不犹豫对患儿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一口……两口……三口……”平日里斯文儒雅的李小权教授,就这样跪在地上,为宝宝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

大约1分钟后,患儿心率开始上升,皮肤开始红润,自主呼吸逐渐恢复……随着孩子“——哇——!”的一声哭啼,婴儿复苏成功了!周围的苏丹医生和护士被眼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彻底征服了,他们不约而同地为中国医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此,李小权教授跪地为患儿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感人故事,被当地誉为“苏丹第一吻”,他不顾个人安危、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在苏丹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过来40个孩子

“紧急情况下,医生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我是党员,又是支部书记,作为援外医生,我代表着中国医生的形象。为当地百姓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苏丹这一年,我总共为4800多位孩子看过病,抢救重症患儿有160多名,其中像这种刚生下来就窒息的新生儿就有近40位,在医院没辅助抢救设施的情况下,我几乎都是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孩子实施抢救的。看到一个个孩子被我抢救过来,我感到很骄傲。童年失去了姐姐,我不能再眼睁睁看着这些无辜的孩子失去生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的理想。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孩子,在援外期间,对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李小权告诉记者。

李小权不仅是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党支部书记,同时,他还担任着援苏丹医疗队党支部书记并兼阿布欧舍友谊医院驻地负责人,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作为一名党员,任何时候李小权都要求自己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无论在哪里都是一面旗帜。到了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后,他发现,该院只有全科医生,没有儿科和产科医生,而当地的危重新生儿和产妇又特别多,“为了解决当地医院没有儿科医生的问题,我指导培训过多位助产师,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了新生儿复苏技术,为当地医院留下了带不走的技术,这将能有效的减少当地新生儿窒息后死亡率和致残疾率的发生。”李小权说。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李小权入职的铮铮誓言。“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胡剑教授帮助下生出的宝宝,已经没有了呼吸,我必须在90秒内,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为孩子建立起循环呼吸,否则孩子就会因为缺氧而造成脑损伤甚至死亡。当时,我来不急多想,救人是我的本能。孩子得救了,3天后母子平安出院,回国前我们还专门对这位孩子进行了回访,孩子的情况很好。我现在也很健康,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危险状况。”李小权说。

妻子和女儿的家国情怀 让他变得坚强

“援外期间,我有时特别想家,因为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患有严重的肩关节炎,病重的时候胳膊都不能动,家里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需要照顾。在妻子病重期间,上大学的女儿只能请假回家,照顾妈妈和老人,而我却远在国外,帮不上半点忙,所以我心里很内疚,觉得对不起这个家。”李小权说:“在家国情怀这一点上,我要感谢妻子和女儿,她们知道我肩扛援外的光荣使命,家里再难再苦,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她们总是在电话里说家里一切都好,好好工作,一年很快……在我最孤单、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是女儿和妻子给了我温暖和力量,让我变得坚强起来。”一说起家里这本难念的经,坚强的李小权眼睛显得有些湿润。

医疗援非,路漫情长,援外一年虽短,但无悔年华。李小权和他的队友们用大爱阐释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不仅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更为加深中国人民同非洲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展示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原文刊载于2019年12月20日《三秦都市报》A07版

报道链接:https://epaper.sanqin.com/html/2019-12/20/content_2985_2073093.htm

文字:三秦都市报 阮班慧 通讯员 王睿编辑:腾飞工作室 高慧

上一篇:“任何事业,不创新都会被淘汰”【光明日报】追记我国著名能源动力工程专家林宗虎院士

下一篇:【人民政协报】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李香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