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纠永军,谈起航空梦,就有道不完的情愫。2006年参加高考,第一志愿就是航空航天系的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在航空工业西飞任机翼结构设计员、主管助理,随后选择来到航空工业西飞民机从事民机事业。
2016年,纠永军负责“新舟”700飞机试验/试飞主线工作,在结构/强度/标材研发试验、工艺攻关试验、试飞等主线工作中负责计划统筹、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起到了项目总牵头的作用。之所以选择项目管理,他认为这一职业对人的知识储备、技能素养有着更高要求,需要责任人熟悉全部的专业技术和掌握错综复杂的管理能力。从设计到项目管理的转变,既是履行自身责任,又是贴合自我意志与探求自身价值的发展道路。
作为项目管理部的责任人员,需要秉持“为业务负责、为目标负责、为同伴负责”的精神素养和敢于担当的品质内涵。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在项目管理岗的他,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在参与管理研发试验时,为了能够尽快交付试验件,经常会占用休息时间,再加上压力大导致神经衰弱,许多个夜晚,纠永军都会为项目操心到难以入眠,生怕某个环节影响到交付进度导致项目进展延迟。面对民机起步各种流程不健全的情况,纠永军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想尽各种方法,发挥自己的管理协调能力推动问题解决。
除了项目管理所需的精神品质,自我反思、自主学习能力和善于沟通的能力,也是纠永军的优势所在。刚开始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他对业务还不够娴熟,尤其是管理“新舟”700飞机的相关业务,更是一种挑战。所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纠永军一有时间就学习项目管理文件和试飞专业文件。2018年,纠永军接受了国际项目经理资格认证(IPMP)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书。通过对业务技能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纠永军在工作中更加专业细致,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沟通协作,结合不同的现实环境和研制状态,达到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
2016年5月至2017年,纠永军在项目管理部承担“新舟”700飞机研发试验项目经理和结构系统工作包项目经理职责。他不仅组织完成了“新舟”700飞机研发性试验87项、工艺攻关试验4项,还制定了适航验证试验的工作机制,启动了64项验证试验项目。2017年后,他转为“新舟”700飞机研发试验项目、“新舟”700飞机试飞取证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试验和试飞主线工作,包含试飞工程规划、试飞总方案、试飞需求、试飞测试改装方案、测试改装发图、测试改装实施、取证试飞(首飞、研发试飞、申请人表明符合性试飞、合格审定试飞)等业务。与此同时,他还参与完成了试飞工程师组建方案、试飞工程师招聘方案、组建试飞IPT团队等工作。
现在是“新舟”700飞机研制的关键时刻,最重要的工作难点是核心机组的确定、首飞机组选拔、测试改装接口协调以及文件发布。而试飞工作大多是根据西飞民机和试飞中心签订的框架协议和首飞前的阶段合同执行,有的工作界面和具体流程尚不明晰,业务口市场时常碰到未出现过的问题,加上公司无明确的管理文件,这就需要纠永军和团队协调各单位制定详细的“新舟”700飞机试飞管理文件和工作流程。其中,纠永军自己就编制了文件《新舟700飞机结构、强度、标材试验管理规定》《新型涡桨支线飞机协调单管理规定》《新型涡桨支线飞机工作包关键设计评审管理规定》等。他说:“我一直谨记一句话,‘业务流程得靠我们自己去闯、去摸索,如果我们摸索的流程和方式对我们的工作有利,那就固化它;如果碰壁了,那就调整状态,整装待发。’”因此无论在工作中遇到怎样的问题,纠永军都会尽自己所能,团结民机队伍,排除万难,共同解决。
作为一名合格的项目工作者,纠永军始终秉承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对项目、对公司充满希望和信心,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发挥自己领导力的同时与团队团结一心,取长补短,探求彼此间更多的可能性。工作九年来,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磨炼了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尤其是从事“新舟”700飞机项目管理工作后感触更深,无论是项目目标制定、过程实施和管控目标验收等,都要通过不断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把项目管理工作做好。
一直以来,纠永军都在朝着成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管理专家而努力。在项目成功进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不断成长,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长为一名有能力、被认可和可信赖的行业内专家,对公司负责,对项目负责,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负责。
原文刊载于2019年10月22日《中国航空报》3版
报道链接:http://ep.cannews.com.cn/publish/zghkb7/html/1806/node_073528.html
文字:中国航空报 汪湾编辑:朱萍萍